不锈钢中的化学成份及作用是什么
来源:https://wenku.baidu.com/view/3d202b7927284b73f2425008.html?mark_pay_doc=0&mark_rec_page=1&mark_rec_position=2&clear_uda_param=1 | 作者:pro79644c | 发布时间: 2018-01-15 | 257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不锈钢中的化学成份及作用是什么

不锈钢既为一高合金钢,其成份影响材料特性甚巨,各添加的合金元素对不锈钢的影响整理如下:

1、Cr:为不锈钢主要的添加元素,一般在12%以上,因可生成Cr2O3钝态保护膜,是不锈    钢具耐蚀性最大的原因,Cr含量的增加,保护膜的稳定度也相对提升。能耐高温氧化及氧化酸,但还原酸(H2SO4HCL)会溶去Cr2O3氧化膜使之无法重新生长,    故仅含铬的不锈钢在还原酸的环境中受腐蚀的速率仍高。另外Cr也是肥粒铁相的安定元素(Cr当量表示肥粒铁相的安定度),使不锈钢具有质软延展性好、高温强度佳的特性。

2、Ni 铬钢中加入Ni可增强不锈钢钝态保护膜在还原酸中的耐蚀性,同时也是沃斯田铁 相的安定元素(Ni当量表示),使高温沃田铁相在常温仍继续保持安定。另外增加Ni的添加可减低不锈钢的加工硬化性使之具有韧性。

3、C:加入C可因原子间隙强化而提高不锈钢的强度,同时是沃斯田铁相的安定元素,但    因敏化(后述)的影响,而有局部腐蚀现象(晶界腐蚀),故以腐蚀观点来看,宜    降低含碳量(0.03%以下),但会降低强度和硬度,此时可利用后续的加工硬化来达到要求的强度,或添加N来改善(CN = 12

4、Si:杂质成份,可减少高温时的锈皮产生、增加耐热性、高温强度佳、肥粒铁相的安定元素。

5、Mn:提高强度、可取代Ni的添加(MnNi = 41,可降低成本)、沃斯田铁相安定元素,但对炼制的过程来说,添加过多的Mn会严重侵蚀炉壁。

6、P 杂质成份,一般在0.045%0.04%)以下。

7、S:杂质成份,一般在0.03%以下,但增加S可改善材料的切削性(因沃斯田铁相不锈    钢材质黏韧,切削加工性不良,亦会造成刀具的毁损,而SMn生成MnS纺锤体组织的介在物,易切断车屑)。

8、Mo 增加Mo可强化钝态膜,有利于耐孔蚀,提高对氯离子的抵抗性;2%以上的Mo    有效改善耐硫酸侵蚀的效益;另一方面亦增加硬化能、肥粒铁相安定因素。

9、Cu 增加非氧化性气氛的耐蚀性;3%以上的Cu有析出强化效果;降低不锈钢加工硬化    效应,使之易冷作成形;但热间加工性差、会发生热脆化。

10、N:沃斯田铁相安定因素,增强常温及高温的强度(与C同),但几乎不影响耐蚀性。

11、Ti、铌Nb、钽Ta钢中取代CrC形成安定化的碳化物,减少Cr23C6的析出而产生缺铬区(抗敏    化,钛的添加量为Ti = 5(or 6) x C0CR,或Ti = 5 x (C-0.02)),1CR。但Ti添加太多 时,在铸造时容易堵塞铸嘴。近年来由于低碳钢种开发(xxxL),使得加Ti的使用    减少许多。

12、Al 晶粒细微化、析出强化效果。

13、B:可增加Cu的固溶量:提高冷加工性。

14、Se 改善切削性质。